為緬懷革命烈士♈️,弘揚革命精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2月18日🏏,基礎教育系團員青年代表走進南京航空烈士紀念館參觀學習,通過學習歷史,感受和平時代的來之不易。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北麓,是世界上首座國際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首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美🧑🏼💼、蘇等國空軍在中華大地上聯合抗擊侵華日軍的英勇歷史。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由“奮勇抗戰”“國際援華”“壯誌淩雲”“緬懷先烈”4個室內館區及陳列雕塑🍜、戰機模型的兩個室外展區組成,通過文字🥚、圖片、實物、文物史料、多媒體👩🏼🍳、場景再現等多種手段➕,全面展示了中、美、蘇等國空軍共同抗擊侵華日軍的英雄事跡,是南京一處新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基地💇🏼♂️。
紀念館內展陳內容豐富詳實,呈現出一部紅色征程的壯麗詩篇,給人以強烈震撼。年輕的航校學子們放棄優厚的條件,離開舒適的家庭🛗,投身於從建立第一天起就處於劣勢的中國空軍🧑🏽⚕️,憑著誓死捍衛祖國的壯誌與決心🏄🏿♂️,奔赴戰場、視死如歸,取得了多場戰役的勝利。
同學們步入其中,仿佛親臨其境,一邊聽講解員講解,一邊觀看各類陳列物品,透過過往歷史時光感受勝利的來之不易🫲🏽。
在展館內,航空英雄陳懷民的一副航空手套和銀飾引起了同學們的註意,陳懷民是我國航空英雄中最為著名的烈士,時任第4航空大隊第21中隊飛行員,1938年武漢“4·29空戰”中🤞🏿🤦🏿♂️,他在擊落一架敵機後受到5架敵機圍攻👩🦳,飛機油箱著火。本可跳傘求生的陳懷民毅然駕機撞向敵機,與敵同歸於盡。這副航空手套,是陳懷民在升空決戰的前夜留給妹妹陳難的。陳懷民犧牲後🫛,妹妹一直把這副手套珍藏在身邊。同學們在這副手套面前佇立許久。同學們紛紛寫下了觀眾留言。
這是一場深刻的革命歷史教育📚,高新茹同學說道,作為一名在南京成長的孩子🤨,不禁覺得南京城一碧如洗的晴空上,曾有過這麽一群英勇的身影🧑🏿💻❗️,駕駛著老式戰鬥機沖鋒陷陣,奮勇鬥爭➙,他們不是別人✖️,正是二戰時期視死如歸的抗日航空戰士。他們在祖國最危急的時刻🛑,在人民最需要他們的時候,毅然奔赴前線,為國捐軀,讓我肅然起敬,引以為傲。先烈們的英勇事跡讓我更加明確了作為一名團員更應該堅持先進性的方向,在英烈們精神的感召下將更加努力學習,努力實踐從自身做起🤜🏽,發揚模範帶頭作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自己的力量👼🏿。
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青年學子,我們要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堅定理想信念,深入學習黨的理論和知識,踏實學習和工作🌁,堅定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