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學習和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和幫助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暑期經濟管理系“尋紅色記憶傳鐵軍精神”實踐小分隊走進鹽城🪴,通過“打卡”新四軍紀念館、鹽城革命陳列館等地🧜🏽♀️,重溫先烈們的革命故事,深入學習新四軍鐵軍精神,銘記歷史中的“紅色印記”。
第一站:走進新四軍紀念館,感受鐵軍精神
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走進鹽城新四軍紀念館,該館由主館區、重建軍部紀念塔和重建軍部舊址(泰山廟)三個部分組成,占地120余畝,建築面積13000多平方米,展覽面積9000多平方米。截至2020年,新四軍紀念館館藏新四軍抗戰文物、史料↩️、藏品、書畫作品等10000余件(幅)👩❤️👨。
走進新四軍紀念館,感受到的不僅僅是一個歷史的沉澱,更是一個民族的榮光😜。在這裏↔️👨🏿🏫,同學們認真學習了新四軍的歷史背景、戰鬥歷程和英勇事跡,深刻地認識到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精神🚵🏻♂️。參觀完新四軍紀念館之後,同學們對中國革命歷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作為當代大學生,要發揚鐵軍精神,努力學習知識技能,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讓更多的人了解新四軍的歷史和功績,將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第二站:走進鹽都革命陳列館,堅定理想信念
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走進鹽都革命陳列館,展館以感人的紅色故事、真實的革命人物為題材👨🏼🎨⛹🏿♂️,組成了五個展廳的陳列內容⭐️。館內的文字、圖片、視頻及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生動呈現了重要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及鹽都本地傑出革命代表,客觀真實地反映了鹽都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史、鬥爭史、英雄史。
參觀結束後👱♂️,同學們心中充滿了感慨⛴。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們的偉大犧牲換來的,同學們應該倍加珍惜,同時也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們的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第三站🦹🏽♀️:走進五條嶺烈士陵園,追思浴血英勇
7月7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同學們懷著沉重的心情來到了五條嶺烈士陵園🕹。這裏長眠著在鹽南阻擊戰中犧牲的2000多名革命烈士◽️。陵園的紀念碑上鐫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字樣,碑文描述了這場艱苦慘烈的戰役🫎。今天同學們站在這裏緬懷英烈🐋🧰,敬讀碑文🦊,追溯70余年前的光輝歲月及其背後的故事。時代向前發展🤏,歷史不容忘記🙌🏽,革命先烈和時代英模是民族的脊梁😉🏷,更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
第四站💆🏻:采訪抗美援朝老兵,重溫歷史
同學們有幸采訪了一位經歷過抗美援朝的老兵。王如章爺爺如今已經95歲高齡,但他給同學帶來了一種健朗、樂觀的感覺🔻🛏。他追憶了當時他所在的偵察連🛥,作為一名偵察兵,不畏恐懼,勇往直前的為其他戰友偵察前方敵軍動態,為此他腹部還受了傷。通過與王如章爺爺的交談,深受感動並且由衷的欽佩。他們永遠的是“最可愛的人”!今天的和平是戰士們一個個前赴後繼,在槍林彈雨中拼出來的,生活在和平時代的我們一定要銘記歷史,珍惜當下⛲️。
第五站:鹽城博物館⛔,品讀家鄉歷史
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走進鹽城博物館。這座綜合性博物館通過研究和展示鹽城地方歷史與城市發展⚖️,以時間為軸,展示了鹽城兩千一百余年的城市發展史⛪️。在這裏👐🏽,實踐團近距離接觸家鄉歷史👩🏼🚀,重溫革命先輩們的壯麗事跡,詳細了解鹽城建設發展的歷史足跡👨🦱。同學們表示從先輩的光輝歷程中獲得了精神力量,強烈地感受到了民族自豪感。
活動總結🚗:不忘崢嶸歲月,為中國夢獻青春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鬥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不忘崢嶸歲月,方能砥礪前行✌🏼🥐。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讓每位成員深刻認識到學習黨的歷史的重要性👋🏽,大家紛紛表示要認真學習建黨精神,汲取奮進力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註入新的青春活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陳璽諾同學作為本次實踐小分隊的隊長,在實踐結束後積極向現代快報📓、紫牛等媒體投稿,宣傳學經管系暑期三下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