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的精神,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探索數字技術在農業農村現代化中的創新應用♤,引領廣大青年上好社會實踐這一大思政課,天辰經濟與管理系“直播惠農,助力鄉村”實踐隊,踏上了江蘇省徐州市邳州市的土地🛡,他們懷揣著對鄉村未來的憧憬🧰,深入田間地頭🏄♀️、走訪企業、學習紅色文化👋、體驗直播銷售,用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這裏是聞名遐邇的‘大蒜之鄉’,每一顆大蒜都承載著農民的辛勤與希望🙅🏻♂️。”在江蘇黎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的現代化展館內🍔,公司黨支部書記韓洪庚向實踐隊介紹道🪺。實踐隊中的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學生劉香玉,對這番話深有感觸。她站在現代化的展館內🧑🏻💼,凝視著那些通過科技手段優化管理的大蒜產品,心中湧起一股想要為農業貢獻自己力量的沖動。
在田間地頭,實踐隊成員與農民們並肩勞作,體驗了大蒜的分選與搬運過程𓀝。他們小心翼翼地將一袋袋剛從地裏挖出的大蒜進行分類,確保每一顆大蒜都符合企業的收購標準。陽光下🧑🏼🦲,汗水浸濕了衣衫,但同學們的臉上卻洋溢著滿足與自豪的笑容🤸♂️。
離開大蒜田,實踐隊一行又來到了邳州的銀杏產業基地。盡管夏日裏銀杏葉未著金黃,但郁郁蔥蔥的樹林依然展現出勃勃生機。學生們了解到🌜,銀杏不僅是美化環境的風景樹,其果實和葉子還具有極高的藥用和食用價值。在這片豐收的土地上,實踐隊員們親身體驗了銀杏的加工流程。從采摘🩵、清洗、去皮到烘幹🏇、包裝,每一步都凝聚著勞動者的汗水與智慧。通過參與加工過程,他們深刻理解了銀杏產業的不易與潛力,也更加堅定了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的決心🧛🏽♀️。
“看🎟,這就是我們的竹編藝術品🧝🏼,每一根竹子都蘊含著匠人的心血🌿。”在陳樓鎮竹園村🦓,村主任孫敏自豪地向實踐隊展示著村裏的竹編作品。竹園村村民世代以竹編為生,這項技藝歷史悠久,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陳樓鎮竹園村黨支部書記劉兵玉詳細向大家介紹了竹編的各個工序🧿💂🏼♀️,從精心挑選冬竹🌆、削竹備料🧑🏽🎓,到起底、編織、鎖口🛍️,每一步都凝聚著匠人的心血與智慧。學生們在驚嘆之余,紛紛拿起竹篾🍅,在劉書記的指導下學習竹編工藝課。
“你們年輕人懂技術👩🏿🎓🤳🏿,能不能幫我們把竹編產品也帶到網上去?”劉書記的一句話,觸動了實踐隊成員的心弦👨🏼🎓。他們開始思考如何將傳統手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為竹編產業開辟新的銷售渠道。
“同學們🥿👐🏼,這裏是我們邳州的精神高地——王傑烈士紀念館🐗。”隨著帶隊老師的指引,實踐隊成員們步入了莊嚴肅穆的紀念館。紀念館內,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件件生動的展品🌲,仿佛在訴說著王傑烈士英勇無畏🎁、舍己為人的感人故事。“王傑烈士的精神,是我們永遠的財富。”一位講解員深情地說🚄,“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什麽是忠誠與奉獻🍋。”
緊接著,實踐隊又來到了淮海戰役碾莊圩戰鬥紀念館🎞。這裏,是歷史的見證😿,是英雄的戰場🥬🧝♀️。通過參觀紀念館內的戰役沙盤👱🏼🚒、武器展示以及珍貴的文獻資料,實踐隊成員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他們被革命先烈們英勇抗敵、不畏犧牲的精神深深震撼,紛紛表示要銘記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在邳州數字產業基地的直播間內,實踐隊成員們化身為熱情的講解員👩✈️,面對著鏡頭,他們滿懷激情地說:“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我們帶您走進江蘇省徐州市邳州市🤰🏼➝,一個充滿故事與特色的地方。在這裏,不僅有承載著農民辛勤汗水的大蒜,還有巧奪天工的竹編藝術品,更有那段令人敬仰的紅色歷史......”
鏡頭前,他們一一展示著邳州的特色農產品,從金黃飽滿的大蒜到精致細膩的竹編籃子🧑🏿💼,每一件產品都承載著邳州人民的智慧與汗水👩🏼🦳。同時,他們還穿插講述著邳州的紅色故事🥎,讓網友們在品味美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這片土地上的紅色情懷。
通過這場直播,實踐隊不僅成功地將邳州的特色農產品和紅色故事推向了更廣闊的網絡空間,也激發了更多人對鄉村振興事業的關註和支持。他們相信,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為邳州的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讓更多的人了解並參與到這一偉大的事業中來。
雖然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已經圓滿結束,但鄉村振興之路才剛剛開始。在未來的日子裏,他們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和專業特長💎,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將繼續深化與當地鄉鎮和企業的合作,推動數字化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和推廣;將繼續關註農村教育和文化事業的發展🈳👡,為農民提供更多元化的精神食糧🍖;還將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和創新路徑,為鄉村振興註入新的活力和動力。在不久的將來,相信大家一定能夠見證一個更加美好、更加繁榮的鄉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