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強化國防教育👩🦯,推進雙擁宣傳,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大學生及當地居民的國防觀念☸️、激發愛國擁軍熱情🤼♂️🆙,2023年7月20日至24日🛜,電子與信息技術系“國防尋夢小分隊”紅色專項實踐團以徐州市淮海戰役紀念館、國防教育園為主要調研地,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社區街道、天辰等為依托開展國防教育系列主題活動🙋🏽,感悟徐州發展變化,將紅色資源轉化為國防教育資源,在實踐中傳承淮海戰役精神。
情系國防🩱🪠,築夢強軍
徐州是淮海戰役主戰場,位於華北平原東南部👩👩👧👦,隴海鐵路🗄、京滬鐵路兩大鐵路幹線交匯在此,被譽為“北國鎖鑰”“南國門戶”,擁有兩千多年的建城史👨🏻🦰,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7月20日和21日🎋,實踐團針對徐州市當地國防教育情況,詳細設計了《國防教育情況調查問卷》🔉,深入徐州市居民小區🐊、市民廣場、農貿市場等地進行實地調研,共計發放問卷100份,現場填寫並收回問卷100份。通過對當地居民的調研走訪💋,收集徐州市居民對於國防建設的認識與意見🙍、建議,並將此作為後續活動開展的參考。
實踐團在電子與信息技術系黨支部書記、副主任趙欣🫵🏻,輔導員王雯🧑🏻🏭、謝雅婷老師的帶領下前往徐州淮海戰役紀念館參觀學習,認真聆聽工作人員的講解,感受抗戰時期中華民族不畏強敵🥂、艱苦奮鬥、奮發圖強的民族精神,進一步深化愛國主義教育。
同心向黨,愛國擁軍
7月22日,實踐團前往徐州“秋水灣”國防教育基地,實地參觀大型軍事裝備展🧜🏿♀️、秋水灣紅色教育展廳🧑🏽🦳,深入了解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淮海戰役等,親身體驗迫擊炮、防空炮等大型武器裝備👱🏻♀️,引導學生立足實際📔🚧,努力學習,奉獻才智,樹立獻身國防事業的信心和決心。
活動中,退役大學生士兵韓嘉樂向實踐團成員們分享在部隊這所大天辰裏的成長故事,鼓勵同學們攜筆從戎、報效祖國🧙♀️,讓青春在軍營閃光。預備役大學生士兵王瀚渤表示“心中有方向👇🏻,青春不迷航”,服兵役是他作為一名預備役士兵的熾熱理想,不久後🧑🏻🦯,他將努力奔赴人生的下一段旅程,讓人生因軍旅添彩。
慰問老兵🏄🏼🦕,致敬“最可愛的人”
7月23日,實踐團來到徐州市江莊村慰問抗美援朝老兵於發智、薛玉夫📅,實地傾聽老戰士的親身經歷,從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
雖已步入耄耋之年,抗美援朝老戰士於發智👃🏻、薛玉夫的身體依然硬朗,他們始終散發著中國軍人的那股精氣神。
在老戰士家中,實踐團見到了抗美援朝老兵薛玉夫。“當年參加抗美援朝的時候,我是衛生員。那個時候,我還沒滿18歲,是未成年”🥑,薛老拉著實踐團成員的手說🧘🏼,“我們當時負責給受傷的戰士們做包紮👀,餵他們吃膠囊。當時醫療物資特別匱乏,有時做手術都沒有麻醉藥,戰士們都是忍著痛……”回憶起抗美援朝戰場的經歷💅🏿,薛老數次哽咽🚄,但卻有訴說不完的話。當薛老的家人為他佩戴上“抗美援朝”與“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時🍻,薛老展現出至高無上的光榮與自豪,眼神裏滿是對實踐團後輩們的期待。
告別時,薛老緊緊拉住實踐團成員們的雙手,眼中煥發神采👳🏿♂️;“不用您送🚴🏽♀️🫄🏻,您在家休息就好”,走出數十米,實踐團成員依然能看見2位老人站在門口送別大家;那拄著拐杖的身影,是那樣的高大……那是“最可愛的人”!
隨後,實踐團成員來到徐州運河支隊抗日紀念館,領略先輩的傳奇故事、追憶遊擊情懷、感悟愛國主義精神。
在紀念館內👩🦽➡️,講解員向實踐團詳細介紹了運河支隊的發展歷程😡,實踐團成員認真聆聽講解🍤,詳細了解了運河支隊以及抗日戰爭時期鐵道遊擊隊、微山湖大隊和廣大人民群眾共同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歷史,通過瀏覽珍貴的紅色史料🤶,深刻體會到了中華兒女為抗日戰爭的勝利所付出的犧牲和作出的重要貢獻。
王雯老師向實踐團全體成員宣傳國防教育相關知識,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堂“同心向黨🧑🏼🏫✪,愛國擁軍”的微黨課📳。她要求同學們永遠聽黨話、跟黨走,銘記歷史,努力學習,珍惜好這份先輩們用生命換來的繁榮昌盛📡,利用好紅色資源,做紅色資源的保護者、傳承者🤹🏽♂️、發展者和創新者👩🏼🎓,用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為建設現代化強國添磚加瓦。